文章
今年中秋节假期适逢周末,探亲流、旅游流交织,交通出行集中,道路交通压力巨大。据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研判分析:中秋假期期间,全国公路网预计中秋假期交通量同比增长约3%到4%,小长假三天公路交通出行呈潮汐特征,全国高速公路拥堵主要集中在首尾两天。
受短途自驾、城市周边出行需求因素影响,预计假期前一天晚上18点至20点拥挤程度达到峰值,约为平日2.2倍;假期第一天的10点至13点也会出现出行小高峰;假期第二天拥挤程度有所缓解;第三天下午15点至18点返程高峰拥挤程度约为平日2.1倍。
大数据为解决道路交通拥堵提供可能
科技进步虽然不断给出新的方案,但交通拥堵问题始终难以根治。如今,大数据正让交通拥堵的缓解有了新的可能。
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大数据能够借助信息化手段,将每天由视频监控、卡口电警、路况信息、管控信息、营运信息、GPS定位信息、RFID识别信息等产生的大量数据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有价值的数据链,从而指导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为公安交通实战应用服务,为市民出行服务。
例如,2018年春运期间,安徽宣城的G50沪渝高速(宣广段)出现了“万车齐挤一匝道,旁有主线空寥寥”的罕见交通拥堵现象。最终,宣城“城市交通大脑”通过分析交通大数据并把导航路线规划算法优化建议传达给高德、百度等导航作为参考,指引导航用户不再转入匝道而是直行,才最终化解了拥堵。这个案例很好地显示了大数据技术在解决交通拥堵方面的作用。
大数据交通前景可期
实际上,即便是中秋道路通行量加大,也不会只有这一个原因,造成城市的交通拥堵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实现城市交通良好运行,就应该对出现拥堵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合理解决建议,进行实施,从而有效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行速率。
用大数据改良当前智慧交通系统,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这一工作目前才刚刚开始,未来将逐步推进。当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大数据方法特征不仅仅是数据量大、快速变化性、信息数据化等,还包括了数据的社会开放性、数据拥有权和隐私权的保护等。国外大数据方法经验表明,大数据方法在交通领域中的高效应用是建立在完备的法制体系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之上,当前我国在数据公开以及数据管理等层面仍然有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但促进大数据方法在缓解交通拥堵领域的应用是大势所趋,也是客观需求。
人工智能 生成合成内容 标识办法
中安协 数安委 行业白皮书